广州北部,风潮涌动。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如火如荼进行,空铁大道周边项目建设日新月异,花都汽车城加速驶向智能网联新赛道……当下的花都,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在崭新的蓝图指引下,花都区以创新党建载体为手段,以激发党建活力为目标,以党建赋能推动发展为落脚点,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大局深度融合,创新开展“花都极先锋”全域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通过品牌创建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敢拼、竞标争先的精气神。
目标引领方向,行动汇聚力量。花都区着力锻造止于至善、履职尽责的“极”先锋,稳中求进、雷厉风行的“急”先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集”先锋,激励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打造广州北部综合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使命任务中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奋力谱写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赋能 先锋集聚
薪火党群服务队、新雅红管家、七彩兰花、秀全大妈、花山老友记、花东党旗红、赤诚先锋队、炭步红护星、狮岭一家人、梯面客家嫂……如今,在花都各个镇(街),涌现了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它们成了大街小巷最鲜艳的那一抹“红”,也是群众身边最亲切的知心人。
近年来,花都区坚持做好党建赋能文章,基层党建品牌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品牌创建氛围格外浓厚,机关党建品牌、基层治理党建品牌、“两新”党建品牌等竞相涌现、各展风采,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品牌矩阵初步形成。目前,全区各领域基层党建品牌数为93个。
“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积极推动全区党建工作实现从‘特点’向‘特色’升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党建‘花都模式’。”花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花都区以“花都极先锋”全域党建品牌创建为源动力,采取“1+7+N”方式在全区七大领域开展“先锋”集聚工程。将党建品牌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区直机关打造干事创业“极”先锋、教育系统立德树人“极”先锋、卫健系统医心为民“极”先锋、国资系统实干创新“极”先锋、农村基层乡村振兴“极”先锋、城市社区睦邻和谐“极”先锋、“两新”组织助力发展“极”先锋。
在“花都极先锋”主线引领带动下,支持各级党组织持续擦亮已有党建品牌,培育创新亮点,构建“花都极先锋”立体矩阵,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花都党员干部谋事极端负责、干事雷厉风行、工作同心同德的先锋风采。
与此同时,花都区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织密建强五级基层组织体系,全神贯注做好“党建引领”文章,把党建引领融入基层治理全链条,着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序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花都实践”。

——战斗堡垒建在一线。推动组织体系深度嵌入网格体系,构建镇(街)、城中村、经济社三级区域化党建机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需求、项目、资源“三张清单”,实现责任共担、要事共议、实事共办。
——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建立区、镇、村三级包村联网制度,向城中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强化村社干部“在地化”管理,实施党员、公职人员、团员青年“回家工程”,推动各类骨干力量在治理一线看得见身影、听得到声音、形得成声势。
——资源服务沉在一线。在全国首创“10号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以“10号”为集中服务日,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党员以联组形式把服务窗口搬到“榕树头”“园区里”,将中央精神的“书面语”变为“家常聊”,在群众家门口和企业厂门口解决烦心事。
一个个点、一条条线、一处处网格不断点亮,人财物不断下沉基层,织出了覆盖花都的一张“红网”。
党员响应 揭榜挂帅
揭榜挂帅,不问出处。今年2月,在花都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全区2023年首批八大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榜单,包括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根植性强、竞争力强的科技类制造类项目,全力聚焦世界500强、中国100强、行业独角兽企业等大力招引,每个项目均超10亿元,为花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不问来者身份,不计应者资历,谁能干就让谁干,谁有本事谁就挂帅出征。“揭榜挂帅”行动通过“拟榜”“发榜”谋定产业重点招商方向,形成攻坚项目库;“揭榜”“打榜”开展项目立项、“挂帅”攻坚,明确榜单责任人、责任团队;“放榜”开展成效验收评级,落实相关奖励(激励)措施,树立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落地看作风的实绩导向,全力调动区、镇(街)、村(社)全员招商积极性,构建全区合力、全面开花的大招商工作格局。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唯有务实务实再务实。对于花都而言,实施“揭榜挂帅”行动,正是花都破除陈规用好人才的创新之举、勇气所在,就是要广泛激励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担当作为、出彩出效。

“区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区经济工作部门全力实施招商项目‘揭榜挂帅’行动,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马上行动起来,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为花都高质量发展杀出一条血路。”花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揭榜挂帅”行动实施以来,区委组织部、区招商办采取召开部署会动员、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约谈等形式组织动员有关单位踊跃参与揭榜,激励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机构、社会人士在经济发展主战场勇担当、善作为,营造了“全员抓招商、人人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党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区各单位积极响应号召,截至6月,已有39个单位提交了榜单认领申报表,合计申报项目榜单95个,其中条件成熟、适合立榜项目33个,建议入库培育项目62个。在“揭榜挂帅”项目库中,现已签约5个招商类项目。

不仅如此,区委组织部联合多部门对揭榜团队或个人完成揭榜项目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按“优秀”“通过”“不通过”三个等次进行评定。把招商及项目攻坚“揭榜挂帅”工作作为干部施展才能的舞台、锻炼工作能力的擂台、检验工作成效的赛场,审慎开展容错纠错,对复杂性、艰巨性较大的揭榜项目,允许试错、宽容失败,鼓励党员干部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打头阵。
在充分激励之下,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赛龙夺锦,促进干部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助力构建全区合力、全面开花的大招商工作格局。截至6月,花都区已注册落户项目42个;新签约项目35个,预计总投资额639.6亿元。
党群连心 政企同行
“时尚产业要想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时尚标志,能否成立一个时尚协会,统筹开展时尚主题系列活动,营造时尚产业发展氛围。”
“化妆品行业在花都发展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和一片大好的。”
“作为老牌音响企业,我们将加速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努力为花都打造‘音响之都’添砖加瓦。”
花都拥有中国皮具之都、音响之都、化妆品之都的称号,时尚产业一直是花都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广州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规模的重点产业链之一。如何推动时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变,亟待花都破题。
5月25日上午,花都区举办第4期“智汇·人才早茶会”,聚焦花都时尚产业发展的主题,邀请相关领域企业家,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起喝茶畅谈,共谋发展。各企业家围绕花都区时尚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人才资源、转型升级的痛点难点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无拘无束踊跃自由发言,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谈想法、说感受、提建议,将所思、所想、所盼汇聚成当前时尚产业发展的金点子,为实现花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新的思路和更实的举措。
一直以来,花都始终把打造“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把“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理念作为行动指南,在全市首推“拍地即拿证”机制、率先推出项目首席、暖企专员制度、对口挂点服务……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为前来投资的企业、机构、人才,营造最优质的环境,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为畅通沟通渠道,花都区举办贯穿全年的“智汇·人才早茶会”系列活动,每期设置一个主题,邀请相关领域优秀人才、企业家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通过轻松活泼、形式自由、时间效率高的早茶会恳谈形式,搭建区委区政府领导与各领域优秀人才、企业家交流感情、碰撞智慧、建言献策、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共谋发展的常态化平台。
这是花都区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的创新之举。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建立工作机制,对每期早茶会上企业家、优秀人才代表提出的诉求建议等情况进行整理汇总研究后,明确诉求建议事项、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开展全程协调跟办,确保人才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人才建议真正落地见效,将其转化为花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时,花都区还创新推出“10号工作室·政企连心桥”活动,组织“两代表一委员”驻室接待企业代表,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企业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创新活力。2022年以来,“两代表一委员”共提交288件高质量议案提案供区委区政府研究决策。
这一系列举措更好地宣示花都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才发展环境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广泛发动各界优秀人才、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为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数读
今年以来,花都区“10号工作室”组织“两代表一委员”4000余人次开展集中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现场接待群众1700余人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1300余人次,现场收集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900余条,走访调研重点企业130多个
花都区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双微”行动。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已认领微心愿2686个,完成2594个;认领微项目144个,完成124个。其中,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党心暖童心 圆梦微心愿”专题活动,共完成微心愿1364个、微项目67个,努力营造全区关爱儿童、守护成长的社会氛围
建立区、镇、村三级包村联网制度,组织15位区领导全覆盖挂点联系29个城中村,示范带动46名镇(街)领导包村、207名村“两委”干部包联网格,上下联动解决城中村反映问题285个。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228名,设立楼长17230名,推动5100余名党员、2100余名公职人员下沉城中村,广泛建立“1+1+1+N”党群先锋队
一线视点
“梯面客家嫂”:乡村振兴巾帼建功
“阿嫂,最近家里有什么需要吗?”下午5点过后,“梯面客家嫂”党支部书记吴展红整理好手头工作,便前往联丰村随机入户探访。
“梯面客家嫂”是花都区梯面镇以巾帼模范和客家女子打造的花都区首个农村特色基层党建服务品牌,通过发挥客家文化特殊的凝聚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促进农村长治久安。
针对镇辖区内群众一般下午5点以后在家的生活习惯,“梯面客家嫂”开展了“乡约5点”常态化入户访民情活动,利用自身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入户走访坚持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地与群众真诚交流,了解群众所难所需所盼,用实际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梯面镇是花都区的北部山区镇,户籍人口约1.1万人,其中92%为客家人。梯面镇民风淳朴,孕育着勤劳智慧的“客家嫂”,她们传递着客家人之间厚道而温暖的乡风民俗、风土人情。2021年9月10日,以客家嫂党员为组织成员的“梯面客家嫂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梯面客家嫂”充分发挥自身党建品牌影响力,按照“党支部—先锋岗—专业队”的工作模式,打造了一支包括11个先锋岗、5支专业队、173名以客家女性为主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路径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她们挖掘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梯面客家嫂”深入挖掘保护红山茅輋古茶园,推动普查茶树资源开展申遗等工作,并邀请专家指导村民采摘春茶、按照客家古法加工技艺培育高端茶品,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她们招商引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梯面客家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在红山村中心景区种植花卉打造“四季花海”景区,举办油菜花节、荷花节、森林文化周等乡村旅游活动,促使红山村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网红打卡地,每年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成为全镇首个集体收入超百万元村。
她们传技授艺发展乡村工艺品产业。“梯面客家嫂”充分利用梯面丰富的竹类资源条件,把竹器编织传统工艺转化为特色产业,通过设立旅游纪念品商店和直播带货等方式扩大产品销售,以“粤菜师傅+休闲旅游”工作模式定期邀请“土专家”和“致富能人”开展特色农家菜技能技艺培训等,培养乡村技艺能手,让村民不出家门也能发家致富。
花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梯面客家嫂”逐步打造成为优秀巾帼模范品牌,锻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巾帼队伍,积极发掘本地传统和资源,服务身边群众,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基层声音
花东镇党委书记赖小坤:
拿出“极”先锋担当精神
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
南方日报:毗邻白云国际机场,花东镇如何奋发进取、彰显担当,助力花都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赖小坤:作为白云机场北出口重镇,花东镇必将不辱使命、趁势而上,紧抓广州从“云山珠水”向“海阔天高”转变的历史机遇,结合“临空数字基地、现代物流枢纽、生态活力新城、宜居宜游花东”发展定位,拿出“舍我其谁”的花都极先锋担当精神,统筹资源、整合优势,抢时争速、守正创新,昂首阔步迈向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新征程。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推动临空产业攀上新高峰。加快打造高能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大交通”“大物流”枢纽型经济,参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现代国际物流枢纽;加快打造高能级高端航空产业集群,导入并推动“3+4”7大类产业及光伏储能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临空数智基地;加快打造绿色宜居数智新城,推动形成城镇增长极,强力提升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建设港产城人深度融合的花东新城。
充满无限可能的花东,将以一往无前之姿,奋力推动“创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迈出更大步伐、打造“空港重镇”实现更大突破,在花都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中展现更大作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天地。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