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
黄埔:红色动能强 发展态势扬|广州基层党建一线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28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把目标变结果,把蓝图变现实,关键在党,根本在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今年来,高质量党建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动力,为决战决胜“五年大变化”凝聚共识。

开展“感恩奋进百日攻坚”系列党建活动,发出《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引导全区党员干部汲取奋进力量,推动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提质增效。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球人才选择靠“埔”发展、辖区面貌日新月异、“百千万工程”谱奏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一份份优异的答卷背后,清晰跳动着“党建有活力、党员带好头、党务润民心”的有力脉搏。

山雄有脊,房固赖梁。通过党建引领汇聚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和强大信心,奋力在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上做出黄埔贡献。


头雁展翅 产业雁阵齐飞

“投资在中国,发展在中国。”步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乐金显示广州制造基地一楼展厅,显示屏上的两行字格外醒目,讲述着企业扎根广东、扎根中国的发展故事。

在93米高的制造车间里,有着全球最大尺寸、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这是乐金显示在韩国本土外建立的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也是国内首条高世代OLED面板生产线。

在乐金显示周围,围绕着华星光电、新谱、创维、视源电子、立景创新等一批显示龙头企业,全区新型显示产业企业数超120家,产值超千亿元。

对此,黄埔区在全市率先探索产业链党建,创新整合市委组织部两新党建红联共建“红链计划”及市、区工信局“双链制”产业链工作机制,打造“红杉林”产业链党建计划,逐步对全区13条产业链进行党建工作覆盖。



去年底,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道新型显示产业链党委揭牌暨红联共建签约仪式在科学城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广州市首个新型显示产业链党委,成为街道推动党建向企业延伸、向产业覆盖的创新举措。

萝岗街道新型显示产业链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产业链接、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体系,把党组织串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促发展谋在产业链,吸引更多显示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进驻。

当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优质企业成长的沃土,企业成群结队入驻,发展势头迅猛向上。

“北斗军团”、参与雪龙号极地科考的国产质谱仪、5G智慧灯杆……上天、入地、探海,在云埔街道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的“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里,藏着“中小企业办大事”的科技之力。

这几年,云埔街道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委员会确立了党组织覆盖区域化、党群服务一体化、党企发展融合化的“三化”党建服务机制,升级“中小企业先行示范馆”、黄埔红创谷等党员教育服务,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基层党建创新高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用“红色引擎”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驶上“快车道”。



此外,为了更好地以党建引领非公企业蓬勃发展,黄埔区在全省首创中小企业驻企党建联络员。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年轻等特点,优先选派有干劲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中小企业驻企党建联络员。截至目前,累计派驻4批中小企业驻企联络员124名,其中60%是85后,最小年龄24岁,39%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通过培育“企业-园区-政府-行业”红杉林党建生态,串起“群众—党员—书记—驻企党建联络员”头雁展翅领航服务,将党组织的战斗力锤炼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爱才初心 广聚英才天地宽

5月16日,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慧智微”)成功登陆科创板。这是一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土生土长”的芯片“黑马”。

2010年,广州开发区赴美国波士顿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哈佛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博士李阳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选择了来到广州创业。从科学城创新大厦一个不起眼的办公室里起步,如今不仅公司成功上市,李阳还担任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协会会长,把全世界来到区里创新创业的人才聚起来,能量激出来,发展强起来。

始终牢记“人才是第一资源”,一直以来,“广聚天下英才”是黄埔坚持的大格局和大担当。区内日渐形成“人人抓人才工作,处处提升人才生态”的大气候。





据统计,全区集聚118个院士项目、1390名高层次人才、申报和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数量持续位居全市第一。院士项目数量近5年增长超5倍,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超3倍。

今年3月10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际人才会客厅揭牌。会客厅精选八大专属人才服务,构建“一网联动”人才服务阵地,打造人才“零距离”交流空间。广州市“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站式”人才服务专区同步揭牌,专区共389项人才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部分业务办理时间缩短50%。

人才在哪里,高质量的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发挥政策的牵引作用,精准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摸清主要产业的人才需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着力提高人才与黄埔的黏性,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此外,黄埔还悉心构建“上管老、中顾青、下管小”的微笑曲线,加快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以“最优生态”引流“最强大脑”。



磨豆、萃取、敲渣,一杯现煮咖啡加上一块中式餐包,在生物岛人才公寓里,瑞络科技CEO何瑞明(Rami Horesh)以一份“中西合璧”的早餐开启新的一天。漫步在绿树成荫的绿道5分钟,何瑞明便来到了位于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的办公室。

轻松、高效的生活,让何瑞明远道而来却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4年前成立的中以基地,是中国与以色列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基地17个在孵项目中,有超过一半是海外项目。

广州国际生物岛推出创新服务系列举措,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站及外国人服务站,就近服务岛上高层次人才以及在岛上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员,为顶级人才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

在以色列前工贸部部长、广州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苏格·基莱特曼眼中,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一个很棒的工作场所,一个对外国人抱有良好态度的地方。


红色堡垒 下沉强基大作为

罗伟强是萝岗社区网格工作站副站长,拥有9年党龄的他在基层深耕了15年,对石桥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情都如数家珍:出租屋360栋,人口数11290人,电动车3500余辆……这些他都心中有数。

有一次在开展网格巡查时,罗伟强发现社区有大量电动自行车存在飞线充电的情况。为消除安全隐患,他积极协助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目前,社区共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24个,设置智能充电桩66个,充电柜6个,有414个充电口可供使用,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我是党员,也是网格员,我每天干的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把这些事情及时处理好,老百姓才能安心放心。”罗伟强说。



今年以来,黄埔实施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再提升计划,打造“铸魂工程”,开展“城中村万人示范培训行动”,打造“壮骨工程”。率先出台“先锋八条”,不断激活治理的“组织末梢”,从小事入手,从细微处着力,推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立标杆、做示范。

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基底”。

日前,黄埔出台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全区17个镇(街)、61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全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红山街举办“红山街党建引领聚合力 共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主题活动。当前,红山街全力推进双沙旧改、广州交通大学筹建、广州冶炼厂收储、港前路征拆、黄埔东路庙头隧道等“7+5”重点项目,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

在夏港街,推行“微网格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在6个社区79个网格基础上再细分113个微网格,将全域社会服务内容纳入“微网格”服务事项,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社区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九佛街,构建了凤尾村“党建+乡贤”评理堂,打造重岗村成为区内唯一“广州巾帼头雁村”。推动“15分钟党群服务圈”全覆盖,建成莲塘村“懂通实”活力馆、莲塘家风馆、佛塱村“三新”幸福起航馆等党建阵地。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四大目标、11项核心任务、100条具体举措,锚定方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以时不我待、抓铁有痕的作风绘就“生态环境诗意优美、绿水青山触手可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故土乡情灯火可亲,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和美画卷。


数读


在机关党建方面,走好“第一方阵”,全面助推开创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新模式,组建69支共550人的高质量发展党员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次数108次,政企结对共建次数75次

在人才引进方面,全区集聚118个院士项目、1390名高层次人才、38万名大学以上学历人才,院士工作站21家、博士后设站单位13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占全市1/2,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9家占全省1/2,入选市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占全市七成、创业团队占全市六成、创新领军人才占全市一半,申报和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数量持续位居全市第一

在两新党建方面,截至目前,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共1017个,党员15121人。非公企业党组织930个,党员14433人,党组织数全市领先

在城中村治理方面,率先出台“先锋八条”,印发“指引册”“时间表”“路线图”,引导5.4万名居住地党员下沉社区开展服务,动员全区1362个网格党支部书记和2482名党小组长注册社会网格员,赋予110项事件权限


一线视点

萝岗街道罗兰社区:

以党建平台聚能量,用真情服务换民心


萝岗街道罗兰社区是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社区。既聚集了LG乐金显示公司、多益网络总部等大型企业,居住着众多外籍人士、高层次人才,也居住着许多产业工人及本地居民。

面对庞杂的社群主体,罗兰社区创新“十个一”激励制度,推进落实《萝岗街道党员下沉居住地发挥作用“十个一”举措》,做好党建日常评价积分体系,评出五星党员6名,发放“责任卡”和“连心卡”。在居住地党员里摸查公安、教师、医务和体制内四类人员,制定名册,随时呼叫参与服务。

目前,已迅速接收居住地党员594人,组建网格党支部4个,网格党小组19个,党群服务队8支,设立党员责任区594个,把党员力量覆盖到小区、楼栋和楼层。

治理网络织得密,便搭建起联结党群的新平台——党员工作站。依托工作站,邀请网格党支部书记、五星党员讲授专题党课,发动党员干部参与创文宣传、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服务活动200余次,累计提供居民服务50000余人次。

此外,社区还建立了“红色联盟”,构建“1+X”治理模式(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辖区教育机构、周边大型企业等单位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切实让居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盼得来”的变化和实惠中,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穗东街道:

党建增活力,红联齐发展


中午时分,走进位于穗东街道的联东U谷产业园,不少年轻的员工趁着午休在园区喝着咖啡漫谈。安静有序中,带着活力。

据了解,该园区总投资12亿元,一期、二期产业签约企业45家,已进驻企业27家。已入园企业达产产值18亿元,税收贡献达9000万元。其中不乏恒力检测、睿高通信、绿日、惹码清等各类资本市场上市企业。

当前,穗东街道党工委以“建强体系、指导推动、融合互促、激活‘引擎’”等方面为抓手,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街道领导分头行动,到辖内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倾听企业诉求。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精准施策,建立两新党组织2个,不断发挥两新党组织“红色助力”作用。目前穗东街道共有两新党组织22个,其中单建12个、联合组建10个。

此外,穗东街道还通过拓展“红联共建”生态圈,促进各领域党建有机融合,助力实现“党建好、发展好”目标,联动辖内党员、党组织积极参与辖区乡村振兴,擘画穗东新蓝图,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例如,分批次组织街道机关党员代表、社区女性代表、两新代表、团员代表等150余人到全国示范村镇开展“党建带妇建 助力乡村振兴”红联共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走、现场看、当面听,以巾帼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基层声音

驻派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党建联络员陈小飞:

促进企业和部门双向沟通双向反馈


今年,明珞喜逢科学城五年大变化5周年、企业成立15周年、新总部搬迁和企业上市四件大事。特别的年份里,企业员工对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学习热情高涨,让我备受鼓舞。

今年一季度,我去了企业17次,建立了党建指导员接待日制度,共收集企业需求11条,解决问题6条。通过线上线下、讲党课、听讲座等多种方式学习中央、省市精神。

我将收集到的企业需求按解决的难易程度和解决时间的短、中、长期进行分类,交给各平台各部门同步推进。平时多跑部门多联系,促进企业和部门的双向沟通双向反馈,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务求实效,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红山街道双沙社区第一书记姚珊:

多方沟通协作 加快动迁速度


这些年来,我积极推动社区“旧改”和城中村治理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为保证旧改进度,保障村民群众动迁期间生活安定,我带头多方沟通协作,创造性将黄岗小区内近600栋房屋腾空,设为临时过渡安置区,以公租房价格提供居民动迁期间过渡居住需求,有力提高支持率并加快动迁进度。

在双沙社区旧改过程中,我一直希望建设别具特色的华坑生态村,人们在这里安心生活,在这里情系乡土,以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最美的人间烟火气,让来者有所得,居者有所期,我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居民打造一片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未来”乡土。

南方+记者 陈思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