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
越秀区“三强三聚”以扫促建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1-01-06


   越秀区是广州市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密度最高和党员人数最多、机团单位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也是全市城市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区。随着城市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越秀区面临的城市管理压力大、社会服务管理要求高、公共安全任务重,基层矛盾相比其他城区更快更早地凸显,社会“痛点”不断翻新,社会“热点”纷繁混杂,冲突“燃点”反向降低。面对新时代“考卷”,越秀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场作为全区党员干部的初心“考场”,扫建结合、以扫促建,持续推动党建发挥更大引领作用、基层治理呈现更优效能。

   一、加强政治引领,汇聚工作合力,推动形成扫黑除恶多元参与体系

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抓手和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引领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高位引领带动。在全市率先成立区委书记担任组长,47个职能部门党委(组)书记和属地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成员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抽调纪检监察、组织、政法等五大党委部门的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形成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全力抓大局谋划、重点抓部署推进、深入抓难题破解、具体抓挂牌督办,紧盯10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结合“六稳”“六保”任务要求,确保“深挖整治”与“保市场主体”两不误,近三年打掉一批涉黑社会性质组织、涉恶势力犯罪集团等。

   二是机关基层联动。扫黑办牵头,各单位党委(组)与街道党工委紧密协作,围绕社区“两委”换届、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集中梳理举报问题、查核关键线索、实施信息共享、推动一查到底,涉黑恶问题突出的矿泉街顺利“摘牌”,“套路贷”重点关注地区人民街打掉一批犯罪团伙,站西地区制假售假违法活动受到有力遏制,大塘街社区面貌和治安环境焕然一新。

   三是党员群众互动。结合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三结对三提高”党建先锋行动、“双报到”等工作,充分运用社区、校园、党群服务阵地等开展广泛宣传,出台《越秀区扫黑除恶举报奖励办法》,调动群众积极性,使群众反映问题线索成为行动自觉。探索打造“枫桥经验”越秀样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越秀邻里”平安志愿群防共治队伍成为响亮品牌,社区巡逻、护校安园成为自发行动,把群众安全感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越秀区法院审理涉黑案件)


(越秀区金贵村白云山周边拆违复绿)

    二、建强基层组织,凝聚一线战斗力,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牢牢把握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基层,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基层聚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发挥,以社区党组织为“轴”,联结多主体组建社区“滤网”,净化社区环境,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一是整顿提升强组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排查出5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全面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30多个排查问题全部整顿完成。有计划地向转制社区分配发展党员指标,推动化解转制社区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按“六有”标准建成18条街道党校和222个社区分教点,建成党群服务中心(站)251个,将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全面推行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领导小组、垃圾分类联席会,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功能。

   二是主体入格强服务。在2012年率先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基础上推动“党建入格”,依托1893个网格党组织构建统一指挥、四级联动、一事一考、目录管理的服务机制,以“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推动人民南周边地区专项整治取得丰硕成果。以建设广东首个“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区为着力点,推行“智治入格”,打造“越秀人家”掌上社区、“越秀政务”掌上大厅、“越秀先锋”掌上平台,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基层服务治理新平台,促进为民、为基层“双减负”。突出辖区各级党政机关集聚的资源特色,促进“资源力量入格”,打造党建共建贯穿全过程、党群服务延伸全方位、治理资源力量全融合的“1+N”社会治理服务共同体,认领为民服务项目160个、解决问题576个。

   三是制度保障强“头雁”。严格落实社区“两委”人选资格联审制度,制定“负面清单”、划出“硬杠杠”,将不合格人选挡在门外。出台加强和改进转制社区党组织建设两年工作计划,解决其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推动圆满完成2020年转制社区换届,为解决转制社区经济纠纷、信访维稳等历史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行社区“两委”成员近亲属入党申报备案制度,有效避免“近亲繁殖”等问题。强化正向激励,开展优秀社区领头雁和为民之星评选,有序推进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越秀区委与中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党建共建)

(越秀区人民南周边地区“有呼必应”执法行动)

   三、增强党建动能,积聚发展成果,推动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坚持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改革开放创新的全过程、各方面,把促发展、惠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关键举措,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增强党建阵地的服务动能。以党建阵地为枢纽,促进党的服务向社区、金融机构、城市公共空间延伸。加强与家政服务站、社区养老院和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常态化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与建行广东省分行党委联合打造约2800m2的全国首个由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党委政府共建的大型党群服务综合体,累计举办会议培训496场,服务党员群众2.6万人次。在二沙岛建设党群服务驿站,为市民游客提供贴心“微”服务;在北京路打造党群服务站,为市民游客提供暖心服务;在海珠广场打造文化金融商务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六大特色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到越秀投资兴业。

   二是增强各领域党组织的发展动能。以构建红联共建机制为抓手,抓好商圈、楼宇、园区等各领域党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全市首个商圈党委(海印商圈党委),全市首个由非公企业牵头组建的楼宇党委(粤海集团大厦党委),打造广州顺丰速运公司党委、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一批新兴领域党建品牌。推出77条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越秀样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强化党建引领支持非公企业复工复产“十项行动”,助力推进“双统筹”实现“双胜利”。

    三是增强党建先锋行动的惠民动能。实施“老城市新活力”先锋惠民行动,推动一批民生实事落地,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开展旧楼加装电梯、平安志愿、智慧养老、垃圾分类等先锋行动,打造广东省首批、广州市首个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示范区,“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荣获联合国“亚洲都市景观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抽调1300多名干部下沉一线,组建320支党员突击队,开展“党旗飘扬 守护越秀”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