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
从会场到诊室 她半天看诊77人
发布时间:2022-06-23

       “广东省党代表、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谭美红”



       “谭医生回来了!”5月27日一早,广东省党代表、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谭美红回到中心,候诊的街坊这样跟她打招呼。这天上午,她一共为77名居民看诊,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去开会的这几天,居民只能线上问诊,很多问题还是要面诊才更好解决,必须抓紧时间为居民看诊。”谭美红说,她要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为居民提供专业、暖心的健康服务。


参会归来,谭美红抓紧时间为居民看诊。


       签约5927名居民,挑起守护居民健康的重任


       “为居民谋幸福,就是个人最大的幸福。”谭美红说,省党代会提出要积极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民生福祉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作为基层医疗党员代表,我深受鼓舞、信心十足。”


       谭美红所在的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市率先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单位,谭美红也是广州市第一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全科医生。跟医院不同,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很多不能说是“病人”;提供健康咨询、治未病也是谭美红和同事们的重要工作。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人,谭美红坚持在解决居民健康问题上下功夫,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流程,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签约的居民提供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体检、健康咨询、家庭病床等服务。


       为了让签约居民能随时找到她,她建立多个微信群,居民只要有健康问题,都能通过微信或者电话联系她。这次省党代会期间,一散会,她就习惯拿起手机看微信群,解答居民的问题。用碎片时间去解答居民健康问题,甚至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上的问题已成为谭美红生活的一部分。经常有人问她,累不累?辛不辛苦?她总是说,被人需要,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现在她的团队已经签约5927名居民。“很多签约的居民把我们当作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一些居民从原来不理解、不信任家庭医生,到现在主动要求和我签约,希望我能管理他们的健康。”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当好疫情防控“先锋军”


       参会归来,谭美红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信念。中午时分,她抓紧时间向同事们宣传党代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要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社区作为疫情防控重要阵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便是这场战役的“先锋军”,从核酸检测到三人小组,从新冠疫苗接种、集中隔离点的防控到“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的谭美红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沙园社卫中心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很多,疫情之下,面对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不方便外出买药的老年人,谭美红和她的家庭医生团队承担起代缴费、代取药,利用下班时间送药上门的服务,保障这些慢性病患者有连续性的治疗,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在疫情期间的看病问题。


       “更加坚实地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细致地做好居民的健康管理,是我下一步要重点做好的。”谭美红说。


       培养更强人才队伍,助力人才强省建设


       省党代会提出要推进人才强省建设,谭美红也为更好提升家庭医生人才队伍而忙碌着。“省、市近几年非常重视我们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培养,为我们搭建了各种锻炼成长平台,创造学习机会,比如说省卫健委牵头的广东省家庭医生‘滚雪球’培训班、市卫健委牵头的‘广州·伯明翰全科医师(家庭医生)骨干培训班’,海珠区连续3年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合作开展‘金牌家庭医生’优培计划等。”


       谭美红非常重视每一次学习机会,个人在全国全科诊疗思维评比中获一等奖,还带领家庭医生工作室团队获得了“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称号。


       作为广东省家庭医生培训省级师资,她还先后到全国各地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工作经验;帮扶清远等地区的全科医生开展全科医学以及健康管理,为更好地培养人才而贡献力量。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与同事们一道努力发展高品质、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发挥全科-专科联动机制,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工作,推行‘家医+医养结合’服务,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护航人。”谭美红说,她还会将此次党代会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士气,用实际行动为谱写新时代社区医疗工作新篇章贡献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 李早花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