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招商招才联动,战略科学家带项目落户,可对项目和个人给予“一揽子”支持;不仅奖励“千里马”,也奖励“伯乐”,引荐自己朋友圈、师生圈里的人才也有机会获得“伯乐奖”;由企业自主评定“产业紧缺人才”,个人奖励最高20万……3月4日,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简称“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正式发布。该政策围绕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实施企业家聚能、科技人才领跑、青年人才强基、技能人才支撑、紧缺人才补链、人才环境提升等6大行动,对个人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对创业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助和1000万元投资奖励,扶持力度领跑全国,彰显了该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鲜明导向。
图: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李剑锋摄
真心爱才:
“上管老、下管小”服务再次“加码”
安居、乐业、畅行、健康、上管老、下管小……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人才服务上的不遗余力,坊间更是流传着许多“黄埔爱才”的佳话。
据悉,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在这六个方面再一次“加码”。
——在安居服务方面,加强人才住房筹集,入住人才房可提供50%租金补贴。
——在乐业服务方面,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提供综合人才服务;实施人才商事服务极速办,实现即来即办、当场出证;升级黄埔人才卡,制定黄埔人才码,提供金融、知识产权、人才招聘、交流合作等服务。
——在健康服务方面,建设高端人才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全周期健康管理,实施免费体检;高层次人才在黄埔区内指定医院看中医,可享受一定额度免费中医药服务。
——在畅行服务方面,设置人才服务专窗,为人才办理出入境、停居留等事项提供便利;提供“机场便捷通”服务,人才可享受机场贵宾通道。
——在上管老、下管小服务方面,把人才父母纳入人才房保障范围给予租金补贴,每年开展免费体检;解决好人才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上管老、下管小’的服务,不仅解决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归属感,能安居乐业,也更有利于公司的招聘。”从事生物医药、mRAN疫苗研发的惠正奇医药(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回爱民对“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的评价是“非常接地气”。他说,2023年,他的公司之所以选择落户黄埔,就是因为他感受到,黄埔是真心想为企业和人才解决问题的。
精心用才:
领军企业家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
视人才为珍宝,关键是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让珍宝绽放光彩。广州市黄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推动产才联合对接、联动发展,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
新政策实行“招商招才联动”。战略科学家带项目落户,可对项目和个人实行一揽子支持,个人可直接认定为杰出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或提供最长10年免租科学家寓所。
对龙头企业,每年遴选一批突出贡献企业家,依托全国首个海归小镇,建设企业家寓所,为突出贡献企业家提供3年免费居住;对成长型企业,每年评选一批领军企业家,对其创业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助和1000万元投资奖励;对小微企业,每年评选一批新星企业家,给予相应的支持;对投资管理人才,每年评选一批先锋投资人才、优秀管理人,给予个人“企业人才奖”,颁发人才证书,提供高层次人才服务。
“截至目前,黄埔区共认定领军人才200余人,在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成功上市,5家获评全球独角兽企业。”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能让各类人才在产业中“百花齐放”,发挥引擎作用,必将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扎根黄埔,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贡献智慧。
倾心引才:
授权企业自主评定“产业紧缺人才”
购房补贴政策明确,每年评选优秀、精英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购房补贴。值得一提的是,新政策还拓宽了科技人才支持范围,新增了“新秀科技人才”层次,此次政策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给予50万元购房补贴,从而鼓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到黄埔创新创业。
新政策针对产业紧缺人才,专门推出了精准的引才政策。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支持,并制定不同的奖励名额分配规则。每个产业按环节细分,分别划定贡献门槛,向企业分配奖励名额。建立“破四唯”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由企业自主评定“产业紧缺人才”,个人奖励最高20万元。
新政策明确,每年评选约20名黄埔工匠,给予最高30万元支持;每年评选约1000名黄埔技工,给予6000元住房补贴。
新政策除了奖励“千里马”,还奖励“引才伯乐”。鼓励猎头机构为企业引进高端紧缺人才,机构为本区引进1名人才或1个人才项目,最高奖励30万元;鼓励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向本区输送高技能人才,每引进1人补贴最高2000元。
悉心育才:
遴选优秀青年扩大“人才蓄水池”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吸聚更多青年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掌握创新的主动、发展的主动。因此,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一贯注重引育青年人才,集聚源头活水。此次出台的“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在引进和培育青年人才方面,同样也诚意满满。
新政策鼓励具有博士学位培养点的科研院所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境外知名高校进行国际博士联合培养,给予最高60万元资助。据了解,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展国际人才培养,预计10年内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校本部培养2700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专业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长期战略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该区还依托140多家博士后设站单位,大力招收博士后,给予在站生活补贴,博士后出站后到该区就业创业,给予最高40万元安家费。此外,新政策建立了人才“蓄水池”,遴选优秀青年人才“入池”,给予最长6个月免租公寓。
“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同时并存的,”广州市黄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埔区的政校企合作定向引才,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战略合作,为区内重点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问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通讯员:许婉、黄蓉芳、杨胜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陈钧圣 通讯员:李剑锋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