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沧州市优化公务员平时考核机制,通过压实责任分级管理、多维评价精准定档、结果挂钩激先策后等举措,针对性破解“考核走过场、评价一刀切、结果不重视”等一系列工作难点,进一步提升平时考核精确度,激励广大干部干在平时、奋勇争先。
针对部分单位考核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市委组织部研究建立“3+3”分层考核管理体系,推动全市网上平时考核高效运行。明确市、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为一级管理,市直、县直、乡镇组织(人事)部门为二级管理,机关内设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为三级管理;党委(党组)、主管领导、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三级考核责任主体,实现了考核管理分级赋权、责任到人,推动考核管理更加科学、数据更加精准、督导更加有效。
针对考核画像“千人一面”、评价不准等问题,市委组织部精准化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维度,突出政治标准,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入手,强化政治素质指标在平时考核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德廉”负面清单,明确16项负面情形,科学构建“共性指标+岗位指标+负面指标”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公务员现实表现。2023年,存在因负面情形但又未构成处分的34名公务员被降低了考核等次。
此外,探索建立“考核线上操作、对象全面覆盖、数据自动生成、结果实时共享”一网覆盖市县乡的网络化智能化运行体系,全市1132个单位,1.7万名公务员全部纳入考核系统,实现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高效管理。
为防止考核结果闲置不用、考用脱节等问题,将平时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奖优、教育培训等连接贯通。2022年以来,结合年度考核,从平时考核结果、民主测评排名、党委(党组)推荐意见三个维度,掌握了912名优秀干部并持续关注,目前262人得到提拔重用,真正发挥了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