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1978年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不减反增。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以“横下一条心”“杀出一条血路”的政治勇气和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毅然决然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短短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坚持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自觉主动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改革破藩篱、激活力、促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中国基本国情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曾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科学进行政治决策和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和坚实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敢于正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正确认识自己,科学发展自己,不可妄自尊大、急于求成、超越阶段,也不可妄自菲薄、怠惰因循、落后形势。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蹄疾步稳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动力与保障,二者辩证统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守正道,恪守规律,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否则就跑偏了方向、背离了初心、改变了性质。坚守正道还应开拓创新。要大力解放思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理论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会走向保守和僵化,就会被时代和国际社会所淘汰。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善于从整体、全局与战略上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谋划发展;注重改革各个要素、各项措施、各种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整体联动、一体推进;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五个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七种思维能力,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作者分别系五邑大学校长、教授;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