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
选派108名年轻干部深入五大平台 杭州实施“点将培养一线攻坚”行动
作者:通讯员 邵力 程建全
信息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9-12

“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杭州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运用近20年选派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的经验做法,于今年6月初深化实施干部“点将培养一线攻坚”行动。

全市从82家单位选派108名年轻干部,用1年左右时间,深入重大工程项目、经济科技前沿、基层社会治理、信访矛盾化解、巡视巡察监督五大平台展开一线攻坚,让干部在破难实践中提升能力,实现干部提能与事业发展良性互动。


立足城市发展需求选兵点将


“我们要引领撬动全市干部资源向‘创改开’主战场、‘稳进立’主平台、共同富裕第一线集聚,为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干部“点将培养一线攻坚”行动部署会上,杭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干部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密切联系。

今年年初,杭州着眼城市长远发展需要,围绕重大工程项目、重点科创平台和巡察、信访等现实需求,谋划干部队伍“干中学、学中干”能力提升机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发改、经信、投促、信访、巡察等部门,以及区县(市)委组织部、国企和重大经济科创平台等,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系统梳理推出108个岗位用于优秀年轻干部实践锻炼。

面对全市各级干部的积极响应,杭州采取组织部门“点将”和单位推荐相结合方式,坚持好中选优、人岗相适原则,面向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干部,实行“三个优先”,即优秀年轻干部优先、专业性较强的优先、基层历练不够的优先,做好“点将”。集中选派的108名干部,主要来自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信访巡察等领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7%,业务骨干占比近七成。

“深入调查研究,让我体会到了街道工作的酸甜苦辣。”从市审计局到余杭区余杭街道挂职的韩伟,一开始就带着“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基层的实践与思考”的课题,2个月时间走访了11个村、10家企业,了解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困难、需求,并展开服务、做好保障。


结合一线攻坚任务帮带赋能


“初到岗时不敢开口也不敢落笔,现在能自如地为区县、企业解答问题了。”从市城投集团到市发改委挂职的吴烨琳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现场调研、企业座谈不停步,与百余名专家研讨,把吃透政策法规、摸透项目实情作为基础来抓,逐步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省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中。

着眼于培养一支政治坚定、能打硬仗、敢闯敢拼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杭州精心做好选派对象与实践锻炼岗位的匹配,其中,在重大工程直接相关的项目公司、指挥部和属地安排干部40余名,涉及重大项目建设的专业岗位安排干部30余名,还注重把一批业务骨干安排到开发区(园区)、科创平台等涉及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岗位上,把一批经历较为单一、干劲足的干部安排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信访矛盾处理等岗位上,让市、区县(市)两级优秀年轻干部与中心大局更贴近、与基层群众更贴近。

为了提升实践锻炼成效,杭州市本级专门为挂职干部推出“培训赋能套餐”:在市委党校开设干部实践能力提升班,抓好岗前党性锻炼、业务培训,实行挂任中期交流研讨、充电蓄能,并将在期满时采取打擂比武等方式,做好总结复盘、结果评估。为每名挂职干部配备“双导师”(1名业务指导老师、1名理论辅导老师)帮带,其中业务指导老师由接收单位指派,理论辅导老师由市委党校负责安排,在任务领办、课题调研、集中攻坚等全过程给予指导。


聚焦作用发挥情况跟踪管理


“与华芯资本、杭实资管等20余家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成美克生能源等8个项目成功落地余杭。”余杭区驻上海招商专班的挂职干部团队,边学边干,不仅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背后得益于对挂职干部全流程的跟踪管理。

如何破解挂职锻炼中重派轻管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建立选派干部“班委—大组—小组”的组织架构,采取以接收单位管理为主、班组管理为辅的运行模式督导推动干部实践锻炼取得实效。接收单位研究制定实践锻炼目标任务和培养举措,通过实地考察、谈话交流等方式,跟踪了解干部挂职期间综合表现,定期向派出单位做好反馈。

市委组织部专门建立选派干部管理档案,采取每月组织实地走访、每季度调阅工作报告、每半年分层召开座谈会,全过程跟踪督导年轻干部在一线克难攻坚的实际表现和工作成效,干部挂职期间表现情况作为职级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以此激励干部在一线攻坚中担当作为。

“我们不当看客当先锋,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在多重约束性条件下,做好难而且正确的事。”投身一线攻坚的年轻干部这样说、也这样做。行动启动以来,干部团队已参与实践锻炼岗位重点工作157项,破解难题47个,为民为企办实事83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