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幸福广州 服务广州

中国科研攻关为全球抗疫找答案

发布时间: 2020-04-11 消息来源: 新华社

世界卫生组织10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150万。

世卫组织网站欧洲中部时间10日16时(北京时间10日22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0日2时,世卫组织收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的累计确诊病例数达1521252例,累计死亡病例达92798例,疫情已影响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

世卫数据显示,美国确诊病例最多,达425889例,其次是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意大利死亡病例最多,达18281例,其次是西班牙、美国、法国和英国。

日前,我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纪事的“时间轴”清晰显示,中国的抗疫努力为国际科技界共同应对疫情铺平了道路。

在坚持科学性、确保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结果,携手筑起抗击疫情的全球防线,我国科研攻关一直没有停步。

短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

1月2日,接到湖北省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和病毒病所谭文杰团队、赵翔团队等迅即投入一场“接力赛”。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病毒的遗传密码终于在第一时间被破译!依据全基因组序列,核酸检测试剂快速研制成功。

首战告捷,下一场战斗接踵而至——病毒分离。历时5天,科研人员第一时间分离鉴定了新冠病毒,获得全球首张新冠病毒电镜照片,为病原的快速鉴定“一锤定音”。

1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机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发布,全球共享。这为全球开展疫苗研发、药物研究、疫情控制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国在创纪录短的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

让中医药成果惠及世界

在尚无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注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提交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技术转让……支援湖北的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边救治、边总结研发出的化湿败毒颗粒,正在由科研成果加速向更方便患者使用的成药转化。

通过推动科技攻关并进行临床疗效同步观察,中医药治疗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张伯礼、仝小林、刘清泉等中医专家还同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新加坡等多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

积极倡导全球合作研发疫苗

3月16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按照5种技术路线、遴选8个优势团队“并联”开展疫苗紧急研制。

据介绍,目前国内同步推进的5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均对外开放,分别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开展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在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中,中国科技界及时与全球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防控策略,未来还将继续与各国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基础研究等科技攻关合作交流,为全球抗疫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