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幸福广州 服务广州

广州援鄂医疗队员结束休整,钟南山冒雨欢迎

发布时间: 2020-04-23 消息来源: 南方日报


4月22日上午,当援鄂医疗队回到广医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与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重症救治医疗队领队张挪富紧紧拥抱在一起。


4月2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名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经过14天休整,从广州市第二工人疗养院返回医院。细雨中,钟南山在医院迎接,并向归来的队员们说道:“在武汉确实非常艰苦,但我们挺过来了!我们重症医学站在一线中的一线,我们挺过来了!”

当日,包括上述8名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在内,还有多名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护人员,共计26人也结束休整。

支援武汉降低病死率

22日上午11时许,一辆载有援鄂医疗队员的中巴缓缓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出住院部大楼,冒雨站在门口迎接,他就是钟南山。

“欢迎英雄回家!”在欢呼声中,钟南山和援鄂医疗队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挪富、副主任医师桑岭等一一拥抱、握手。钟南山还笑着调侃张挪富:“休养两个星期回来,感觉张挪富肚子稍微大了一点,看到大家都很健康,我非常高兴。”

数月前,疫情暴发初期,钟南山接受采访时,提及武汉曾几度哽咽、眼含泪光。如今在欢迎致辞中,钟南山连连感叹:“我们挺过来了”。

回忆起队员们初到武汉时跟他交流的情况,钟南山说,队员们冲往一线,在武汉确实遇到了非常艰苦的情况,那时的心情跟现在完全不同。尤其是队员们所在的重症患者救治医疗组,是一线中的一线。但队员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基本扭转了情况,降低了病死率。

“所以我想最重要的一条,你们代表广州,都是好样的,展示我们的精神面貌,展示我们的技术力量。”对于此次援鄂医疗队的表现,钟南山认为所有的援鄂医疗队员都经受住了考验,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但钟南山也表示,医护人员的任务还远未完成,现在中国和世界处于疫情的两个“时段”: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海外部分国家疫情严重,而且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向上爬。

“我们医务人员回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欢迎你们回来共同战斗,也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我们是一个国际主义的战士,我们也可能支援国际。”钟南山说,这次队员们不但做好了医疗工作,很多同事还非常重视总结并发表了多篇文章。“我们是先行者,要为世界提供经验,这就是一个大进步。”

随时准备投入新战斗

“不畏艰险,不畏生死,感谢你们!”

就在回到医院的两小时前,在广州市第二工人疗养院,队员们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欢送仪式开始。仪式上,不止有来自广医附属第一医院的8名队员,还有广医附属第二、第三、第五医院、广医附属肿瘤医院等第一、二批重症患者救治医疗工作组部分队员,共26人。

“我还会关心大家的血压和身心恢复情况。”广医附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挪富在欢送仪式上说,经过这68天和61天的奋战,他作为领队的使命已经结束,但曾同生共死的战友们依旧是朋友。

张挪富说,有些队员现在还会“梦回武汉”。在休养期的前几天晚上,有队员在梦中想起自己是长白班,于是四点钟就起床了,醒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没有长白班了,自己早已离开武汉。

桑岭就是张挪富口中“梦回武汉”中的一员。1月23日,武汉“封城”,桑岭抵达武汉。4月8日,武汉“解封”,作为首批奔赴湖北驰援的先锋,桑玲共驰援武汉76天。

“因为离开广州很久了,平时日常的一些工作都落下了。所以这段时间主要是把以前的工作要先整理一下。”在休整期间,桑岭没有松懈下来,而是选择处理广州堆积的工作。

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桑岭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1月26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桑岭完成了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拔除气管插管的操作,并成功为一位垂危的患者上了ECMO,带领团队闯过了“至暗时刻”。

初到武汉时,没有同事在身边,桑岭坦言自己是有些孤单的。但当时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经过了这一段时间,桑岭不再有孤单的感觉。“其实都是生死之交,真的很舍不得。”

据张挪富介绍,当他们离开武汉时,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市协和医院只剩下60余名病人,当地医院是有能力处理。

“在武汉支援的后三周,病人大部分都转阴了,我们才放心回来的。”张挪富表示,他相信队友们对治疗新冠肺炎已经游刃有余,大家在回到广州后也都能独当一面。他希望每年的4月8日,队友们可以常聚聚,回忆在这段特殊经历下的战友情。

“疫情没有结束,你们或许还将要到新的‘战场’去。”虽然他们从武汉回到了广州,但是疫情并未结束,张挪富希望队员们在和家人见面后,也要做好准备,随时投入到新的战场。

桑岭也已经做好了随时投入新战斗的准备,有了武汉的经验,桑岭感觉会更从容一些。“实际上我们都是随时做好准备。现在经历过了这一切,也许应对起来会从容一点。”桑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