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幸福广州 服务广州

广州16.7万名学生27日复学:琅琅书声湿润眼眶

发布时间: 2020-04-28 消息来源: 南方日报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三同学在课室自修。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医无私,警无畏,能者竭力,万民同心……”4月27日早上,广州市白云区培英中学高三(2)班同学迎来了开学第一课,在陈老师的带读下,同学们齐声朗诵了一段短短的抗疫词赋,回顾这场全民战疫,振奋人心,催人泪下。

4月27日,全省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广州通过联防联控全闭环、核酸检测筛查全覆盖、防疫物资保障全方位、应急管理全流程等举措,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科学、精准地做好学校疫情风险管理。广州16.7万名初三和高三学生经核酸检测后,返回了久违的校园,开启了特殊状态下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严:

进校需过三道关

上午9时20分,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迎来第二波学生返校小高峰,初三(1)班的杜沛霖在经历体温检测、行李消毒、洗手三道关后,走入校园。杜沛霖顺着引导线,走到了宿舍楼。“欢迎回来!同学请留意,进出口人员单向流动,出口在另外一边哦。”楼下,生活老师温馨提醒;广播上,也提醒学生需晨检等注意事项。

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三、初三两个年级共1050名学生返校复课。“我们让学生分四个通道进入,避免人流拥挤。”副校长黄卫红说。

除了人工引导,“硬核”科技也助力学生能更安全、快捷地通过第一道关卡。南沙麒麟中学启动由南沙本土企业研发的疫情防控系统,在人脸识别智能终端上叠加远程红外测温的功能,可以做到两三秒内测温,最大限度减少学生进校时排队造成的人群聚集。“全校350名学生今早全部在规定时间快速通过测温进入校园,仅花了40分钟,比预计时间节省20分钟。”南沙麒麟中学校长黄志远告诉记者。

位于黄埔区的科学城中学,同样在校门和食堂两处设置体温检测仪。不同之处在于,校门外的体温检测装备旁,还配有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识别该学生的在校生身份;食堂处未设置人脸识别,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快速通过。

能够快速入学,得益于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从化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廖志坚告诉记者,他们在接到复课通知后,立即科学制定返校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学校突发疫情应急的处置预案和制度,做好疫情防控培训演练和防控知识普及教育。“总而言之,请家长和学生放心,我们已充分做好复学准备工作,就等孩子们平安健康归来!”廖志坚说。

做好疫情防控,是复学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广州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增城区第一中学要求学生填报学生健康卡信息,填写14天的活动和健康情况,再领取入校通行证。

疫情下的校园生活紧张却有序。培英中学为了迎接学生返校,在学校各处挂灯笼,教室里也摆满了绿色植物。“希望让同学们感觉到温馨。”校长潘勇说。潘勇还自费给每个学生和老师派发1块钱的开学红包,希望“讨个吉利,讨个开心。”

分:

分班教学留足安全距离

“同学们,开学啦,你们组成了一个新的班级,大家看一下桌面上的提醒说明,准备好防疫卡上交。”在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教学楼三楼,初三(2)班双号班的同学们陆续进入科室,在老师指引下上交材料,学习防疫知识。

虽然师生之间许久不见,但分散住宿、分班教学,“留足安全距离”确保师生安全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吴敏介绍,他们把初三的334名学生按照单双学号分为AB班上课,原本的7个班变为14个小班,严格按照每班不超过25人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穗康”小程序中已开设了校园专区,通过增设“学生健康卡”和“教职工健康卡”功能,学校可精准了解师生每日的健康状况和返校前14天的动向。此外,校园还将实施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

久违的返校第一课,内容有一些特殊。文章开头的场景,就发生在培英中学高三(2)班,这一幕也把开学第一课的气氛推上高潮。记者梳理各区复课情况发现,各学校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融入“开学第一课”中,全面普及科学防范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防控防范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因疫情延期开学产生的学习焦虑、健康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荔湾区金道中学在升旗仪式后,还邀请了“最美逆行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护理小组组长曾庆兵来为全体师生分享援鄂抗疫故事。增城石滩中学同样围绕安全卫生健康教育为学生进行疫情心理疏导,减轻焦虑。

隔:

用餐保持一米间距

南瓜炆排骨、面筋炆鸭、蒜蓉炒菜心……中午11时40分,培英中学的同学迎来返校后第一顿午餐,记者现场看到,进入饭堂前每一位学生都要先洗手,然后进入取餐就餐。学生严格实施分时分批定位用餐制度管理。 高三1、2、3、4班到食堂一楼正门进入食堂,其他班从食堂一楼上二楼的梯口进入食堂二楼。各班学生取餐后按各班指定位置就座用餐。每一个班,都有对应的固定取餐窗口,排队的同学保持间隔一米。

在疫情期间,食堂临时取消点餐,实行套餐供应,方便学生快速就餐成为了普遍做法。荔湾区金道中学校长谭东明表示,在校内午餐时,食堂工作人员将把餐食送到教室,学生在教室内用餐。用餐结束后,学生在座位进行午休。值得关注的是,该校要求学生在午休时脸需朝向同一侧。

在南沙一中的食堂,记者看到食堂内的餐桌被隔离板分割出一个个小空间,在每个隔离板上都写着对应的学生姓名。“南沙一中首批初三、高三返校生440多人。食堂有900多个座位,待全部1600多名学生返校后,我们将让学生们分批次、分时段到食堂就餐,确保师生们的用餐安全。”在食堂的入口处,有一块显示屏,上面直播着食堂内每块区域的实时情况,食堂大厅、打菜处、后厨等地的实时画面清晰可见,这是南沙此前打造的智慧食安云平台中“明厨亮灶”项目的成效,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也将成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一大利器。

南沙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处处长张琦表示,师生可实时观看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全流程“在线直播”,一旦食堂后厨人员摘掉口罩,系统将识别预警。未来该系统将全面复制推广至全区学校。

针对高三、初三师生返校,广州各区成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加大部门联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分别是细化返校开学前防控措施、加强师生返校途中防控管理、严格落实返校后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师生返校安全,广州研究制定十项工作措施,从严格校门管理、防控物资保障、全员教育培训、防控应急演练、加强督查检查等十个方面,把校园防控考虑得更细、更扎实,确保组织严密,平安平稳有序。

又一次,上课铃敲响,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传来,静默多日的广州校园又焕发了勃勃生机。